《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出臺 供暖及舒適家居行業迎來時機
時間:2019-06-27 10:27:10 來源:博容節能 閱讀數:0次
5月27日,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化信息網掛出公告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批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原《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同時廢止。

對中國供暖及舒適家居行業來說,力推綠色建筑自然是一個大好機會。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現行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自2006年實施以來,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評出綠色建筑標識項目1446個,綠色建筑面積達到1.6億平方米。而在不久前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中主要指標顯示,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將由2012年的2%提高到2020年的50%。據了解,2015年,我國將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50%以上新建房地產項目達到綠色標準,實施100個綠色生態城區示范建設,其中自2014年起我國由政府投資的建筑更將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近日在某會議上表示,近年來中國綠色建筑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2014年預計將新增綠色建筑1.7億平方米。
那么,在綠色建筑大好機遇面前,中國供暖及舒適家居行業哪些企業受益最大呢?以下為博容公司根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羅列的一些領域:
1、節能熱源成大贏家。
新標準明確將評價分為設計評價和運行評價,從節地、節能、節材、節水、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和新增加的施工管理7大維度展開評價。其中,“節能與能源利用”這一指標在設計和運行量大環節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所占權重最高,分別占24%、28%、19%、23%權重,足見節能對綠色建筑的重要性。
新標準明確將評價分為設計評價和運行評價,從節地、節能、節材、節水、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和新增加的施工管理7大維度展開評價。其中,“節能與能源利用”這一指標在設計和運行量大環節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所占權重最高,分別占24%、28%、19%、23%權重,足見節能對綠色建筑的重要性。
按照這一標準,對中國供暖行業來說,節能性能高、符合能源利用發展趨勢的產品有望獲得更大市場。這些產品包括冷凝式壁掛爐、空氣源熱泵、太陽能等。
2、節能末端望大發展
節能末端同樣有望配合節能熱源成大贏家。這類末端中主要包括輻射供暖供冷(毛細管等)等地面(墻體、頂棚)輻射系統以及新一代的散熱器末端。
節能末端同樣有望配合節能熱源成大贏家。這類末端中主要包括輻射供暖供冷(毛細管等)等地面(墻體、頂棚)輻射系統以及新一代的散熱器末端。
4、新風系統機遇降臨
新標準沿用對“室內環境質量”的評價,采用的技術措施包括安裝新風監控系統。可以想象,隨著新標準的大力執行以及全民對霧霾的高度關注,新風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期。
新標準沿用對“室內環境質量”的評價,采用的技術措施包括安裝新風監控系統。可以想象,隨著新標準的大力執行以及全民對霧霾的高度關注,新風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期。
上一篇:南方供暖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展望
下一篇:地暖開始踏上下鄉之路